育兒資訊

《關於育兒的迷思(托兒服務篇)》之一

多元的孩子照顧方式

2021.01.12

常言道:一樣米養百樣人。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,想法各異,並沒有唯一的標準。其實,用在育兒上,道理也是十分相似的:沒有統一標準化的育兒方式,只有合適與不合適。這也是本期跟大家探討的課題 – 多元的孩子照顧方式,同時回答大部分家長的一個疑問:孩子必須要上托兒所嗎?

立足於澳門,雙職家庭佔了一個相當高的比例,以2019年為例,澳門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達到66.7%(1),當中以25至44歲的為主(2),而男性的勞動力參與率更達到了74.6%(3)。在這種情況下,父母們照顧孩子的時間與精力就自然減少了,加上不少家長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心態,托兒所很自然就成為了孩子的“安身之所”。當然,父母們“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”的期望也投射到對托兒所的各種合理或不合理的期盼上,包括認為托兒所能夠透過多元化的活動激發嬰幼兒各方面的潛能,以及發展孩子們的社交能力等等。但大家要謹記,在育兒路上,無論是雙職父母還是新手父母,雖然各有其難處,但都不能忽略育兒的最關鍵之處啊!

在澳門,托兒所是常見的托育方式之一,它為日間外出工作或無法照顧嬰幼兒的父母分擔照顧孩子的任務。換言之,它只是一種選擇性的照顧方式,並不意味每位孩子都必須經歷。有研究顯示,3歲以前是孩子發展的關鍵階段,他們通過與外界的交往獲取安全感和信任感,若此時父母只依賴托兒所的照顧,而忽略陪伴孩子,缺少在日常生活和情感上的互動,孩子將無法與父母建立起情感的依附關係。那麼,孩子在日後遇到甚麼問題也不會跟父母商量了,因為在年幼階段,父母並沒有與他們建立起感情的基礎呢!所以,若父母採用“外判”照顧孩子的方式,包括使用托兒所服務、聘用傭工照顧、交由祖父母輩照料等,都一定要預留時間陪伴孩子。這裡特別呼籲有條件照顧孩子的家長,如能親自照顧孩子,這會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方法!家長千萬不要盲目地追隨潮流,而是要結合自身家庭與孩子的實際情況,去找到最適合孩子成長的照顧方式。

那麼,家長在考慮對托兒所服務的需求時,可從哪幾個方面作思考呢?

第一,檢視自身的家庭狀况。如果有以下的家庭條件,譬如説,家中成員有足夠的時間、精力和豐富的經驗去照顧孩子,平時也能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,又或者教育背景較好,能夠為孩子創造各種各樣的活動條件和探索學習機會等,那請你相信自己!你的照顧不會遜於其他人或是托兒所!但如果父母們沒有足夠的時間、精力和經驗去照顧孩子,家中成員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比較落後,孩子缺少一些跟別人交流的機會,或家裡照顧孩子的隔代長輩/老人家比較嬌慣孩子等等,這個時候,托兒所就可以成為家長們的選擇。

第二,留意孩子的發展狀況是否真的適合上托兒所。一般來説,托兒所招收3歲或以下的嬰幼兒,但對於“孩子幾歲上托兒所最好”這個問題,其實是沒有絕對答案的,一切要視乎孩子的成長情況而定。對於年紀較小的嬰幼兒,一般不建議將他們送進托兒所,因為在這個階段,無論健康或是情緒上最需要的都是父母無私的照顧和陪伴。大家別以為嬰兒年紀尚小,其實他們是能感受到父母用心的,而父母的用心就能夠給予他們最大的安全感。不過,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而一定要把年紀較小的孩子送進托兒所,父母們請謹記,托兒所只是協助,不是取代你們啊!你們仍是需要陪伴孩子,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!

第三,全日托還是半日托好?站在有效建立親子關係和讓孩子建立社交能力的前提下,孩子每天在托兒所的時長最好維持在3至4小時之間。當然,有些家庭沒有太多照顧孩子的條件,或會選擇全日托,那麼,父母們就更加要爭取機會陪伴孩子啊!譬如說,在假期多跟孩子玩遊戲、閲讀,還可以跟孩子一起聊聊在托兒所裡發生的有趣事情呢!再次呼籲,父母們與孩子建立正向、健康的親子關係,是預防孩子日後出現行為問題的關鍵!

綜上所述,照顧孩子的方式其實是多元的,托兒所並不是唯一的選擇!家長們應盡量結合考慮自身的家庭狀況與孩子的發展需求,找出最合適的照顧方式,並確保為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,這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愛孩之道呢!

(1)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 - 澳門婦女數據資料庫(2019)。勞動力參與率【原始數據】。取自 https://www.womendb.ias.gov.mo/www/ratio/search?ratioId=99dffbaa7ddb46e69074a4a30a94b2d6

(2)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(2019)。按性別及歲組統計之勞動人口【原始數據】。取自 https://www.dsec.gov.mo/ts/#!/step2/PredefinedReport/zh-MO/7

(3)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 - 澳門婦女數據資料庫(2019)。勞動力參與率【原始數據】。取自 https://www.womendb.ias.gov.mo/www/ratio/search?ratioId=99dffbaa7ddb46e69074a4a30a94b2d6


(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供稿)